改革网福州讯 福建省价格监测中心数据显示,2020年上半年福建省生猪出场、批发、零售价格相较去年同期都呈现总体上扬、高位波动的特点;下半年,随着生猪补栏步伐加快以及效果显现,生猪价格涨幅有望平稳回落。
一、猪肉价格运行基本情况
(一)生猪出场价格呈“N型”波动
今年上半年,福建省生猪价格较去年同期大幅上涨,全省平均每50公斤生猪出场价格为1865.75元,同比上涨126.7%。猪价阶段性走势波动明显,呈现冲高-回落-反弹的“N型”走势,2月19日涨至2158.89元,与年初相比上涨19.9%,创下近年来新高;随后下跌持续3个月,5月20日回落至1506.85元,较高点时跌幅达三成;5月下旬以来生猪价格呈现持续反弹态势,已连续上涨6周,7月1日猪价为1864.44元,较低点上涨23.7%。
(二)白条肉价格波动与猪价基本同步
上半年,福建省白条肉价格与猪价走势相似,总体上涨明显,全省平均每公斤白条肉47.36元,同比涨幅达115.6%。分阶段看,受生猪价格涨跌影响,白条肉的价格亦呈现升-降-升的波动走势,高位出现在2月中旬,为54.5元,低点在5月下旬,为38.76元。
(三)猪肉零售价格持续高位
去年以来,猪肉零售价格持续高位运行,但肉价高涨也抑制消费需求,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影响,终端需求持续低迷,使得生猪价格上涨传导力度有限,猪肉零售价格阶段性波动幅度相对温和。上半年,全省平均每公斤精瘦肉、肋条肉、带皮后腿肉和肋排价格分别为30.95元、29.44元、25.90元和41.32元,同比分别上涨106.5%、108.5%、120.1%和52.9%。
二、猪价走势原因分析
(一)自非洲猪瘟疫情暴发以来,生猪产能急剧下降,市场供给明显不足,这是造成生猪价格持续高位运行的根本原因。
(二)1月下旬突发新冠肺炎疫情,交通物流停滞、企业停工停产,生猪生产和运输受阻,市场供应越发紧张,加上春节需求提振,促使已处于高位的猪价持续大幅攀升。
(三)由于疫情之后多数餐饮企业处于歇业状态,猪肉消费以家庭零散消费为主,且高位肉价一定程度抑制了需求以及牛、羊、蛋等价美质优的替代品选择较多,猪肉终端需求持续疲软,导致猪肉价格自2月中旬见顶回落。
(四)猪价高位持续深幅下挫,养殖户恐慌性抛售,市场出栏生猪增加,加快猪价回落步伐。
(五)进入5月下旬,天气逐渐炎热,出栏生猪体重下降,加上前期大量抛售,生猪尤其是标准体重的生猪出栏数量减少,同时全国多地陆续出现降雨,生猪收购及运输受阻,生猪供应再度缩紧,近期猪价止跌反弹、震荡回升。
三、下半年走势预测
(一)产能缓慢恢复,但短期缺口依然较大。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,5月份全国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长3.9%,已连续8个月环比增长,累计增长23.3%;生猪存栏环比增长3.9%,连续4个月环比增长,比2019年年末增加3800万头,整体上看,生猪产能正在持续、缓慢恢复,供应逐步增加,但与过去几个猪周期相比,生猪存栏仍处于极低水平,加上去年末天气寒冷,仔猪成活率不高,以及前期价格持续下跌造成恐慌性抛售,三季度生猪供应缺口仍然较大,短期内猪价很可能保持高位甚至有所上扬。
(二)进口猪肉减少,或加大供需矛盾。近年来猪肉需求缺口一直在扩大,据农业农村部市场分析,2020年我国猪肉产销缺口预计同比扩大32.7%,肉类进口需求旺盛,然而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,部分国家猪肉出口业务基本停滞,国内进口量下滑,供需矛盾进一步激化。
(三)养殖成本增加,一定程度上支撑猪价。一是仔猪价格持续上涨。尽管受非洲猪瘟影响,养殖户谨慎补栏,市场仔猪交易较为平淡,但由于猪源少,仔猪价格仍然稳步上升,同比涨幅明显,监测数据显示,今年上半年全省平均每公斤仔猪价格超过80元,同比涨幅近180%。二是饲料成本上涨。养殖户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,延长生猪饲养天数,增加出栏体重,相应地增加饲料用量及精饲料费用,加上今年玉米、豆粕等饲料价格相较去年同期都有不同程度上涨,造成饲养成本上升较多。三是防疫成本增加。随着养殖户对疫病防控的重视,整个养殖周期基本做到全程防疫,尤其非洲猪瘟叠加新冠肺炎疫情,防疫成本呈现增加趋势。
(四)消费需求寡淡,继续抑制猪价上涨步伐。尽管新冠肺炎疫情对餐饮业的影响逐步淡化,市场需求有所恢复,但肉价居高运行,下游消费意向较弱,加上替代品选择丰富,下半年猪肉消费需求仍不及往年。
综上所述,短期内生猪供应总体依旧偏紧,加上养殖、防疫成本增加、进口减少,猪价将维持震荡上扬态势;进入四季度,在不发生大范围疫情情况下,随着产能恢复的效果逐步显现,市场供应增加,届时生猪价格有望高位平稳回落。
编辑:福建价格新闻网